抗凝剂沉默后的小鼠静脉血栓形成取决于组织因子和血小板,而不是凝血因子XII或中性粒细胞。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27日 来源:南宁输血医学研究所血小板免疫学网 阅读次数:

Mouse venous thrombosis upon silencing of anticoagulants depends on tissue factor and platelets, not FXII or neutrophils.


作者:Heestermans M, Salloum-Asfar S, Streef T,et al.

翻译:刘学军

来源:Blood. 2019 Mar 21. pii: blood-2018-06-853762. doi: 10.1182/blood-2018-06-853762. [Epub ahead of print]

[摘要]

组织因子、凝血因子XII、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是(实验性)静脉血栓形成(VT)的病理生理学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它们的作用在需要手术处理以诱发VT的小鼠模型中变得明显。使用小干扰RNA联合抑制天然抗凝剂抗凝血酶和蛋白C,无需额外触发,也会导致小鼠出现静脉血栓性表型,尤其是头部大静脉中的血管阻塞。VT是可致命的,但可通过凝血酶抑制完全挽救了。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这个静脉血栓小鼠模型来研究组织因子、凝血因子XII、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的参与血栓形成的作用。抗体介导的组织因子抑制降低了静脉血栓、头部凝血障碍和肝脏纤维蛋白沉积的临床表现。相反,凝血因子XII的基因缺陷和小干扰RNA介导的凝血因子XII耗竭并没有改变静脉血栓的发生、严重程度或血栓形态。抗体介导的血小板减少完全消除了头部和肝脏纤维蛋白沉积的凝血障碍。尽管血栓性病变中存在大量中性粒细胞,但循环中Ly6g阳性中性粒细胞的消耗并不影响血栓的发生、严重程度、血栓形态或肝纤维蛋白沉积。总之,抑制抗凝血酶和蛋白C后的静脉血栓形成依赖于组织因子和血小板的存在,而不是依赖于凝血因子XII和循环中性粒细胞。这项研究表明,不同促凝血途径在小鼠静脉血栓中的作用,依赖于触发刺激。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 1992-2022  www.platelet-immunology.cn 版权所有 桂ICP备11001787号-2 公安备案号:45010702000752